✨ 三月的學習總結:好好生活,比任何成就都重要

哈囉~我是聽思,你這週過得好嗎?

不知不覺,三月就這樣過完了。這幾天我坐在房間裡整理筆記,原本只是想記一下這個月做了哪些事,結果寫著寫著,開始回想起許多很細碎但真實的感受。

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反而是一些「很日常」的轉變,悄悄在心裡發酵。像是生活節奏變慢了、心態變柔軟了,甚至連面對「什麼都沒做」這件事,也不再那麼焦慮。

🌿 學習一:原來「慢」可以是一種節奏,而不是落後

三月最明顯的變化,是我「滑社群的時間變少了」。起初並不是特別想休息,而是手上剛好有很多事要處理,課業、工作都排得滿滿的,休息時間也只想放空、追劇、睡覺,社群自然就沒有那麼常打開了。

過去的我,其實滿習慣照著既定行程走,像是每週要發幾篇文、要回哪些訊息,這些安排都會讓我感到比較安心。但這個月開始,我有種「好像也可以先不用這麼緊繃」的感覺。

我發現,有時候節奏變慢,不代表我沒在做事,而是我讓自己多一些餘裕去感受:現在最需要我專注的是什麼?當我收回注意力、把專注放在眼前要處理的事情時,反而覺得清爽了不少。

這個月的步調,好像也悄悄教會了我:有些事不用急著做,按自己的節奏來,其實也很好。

🌼 學習二:好的生活狀態,不是效率加總,而是內在安穩

我一直以為,一天要完成很多事才算「有生產力」,但這個月我有了不同的體會。

朋友的媽媽從台灣來美國旅遊,我們安排了一些小旅行。說實話,剛開始我有點焦躁,因為覺得「今天什麼正事都沒做」,但慢慢地我發現,和朋友的互動、笑聲、散步時聊的話題,反而讓我感到放鬆。

真正的生活,不一定要精準地照著行程表走。有時候多一點彈性、允許自己被當下的感受帶著走,反而更讓人放鬆。即使計畫沒有百分之百完成,但如果心是安定的,那也是一種很好的狀態。

🪞學習三:「沒做什麼」不代表「沒有價值」,有些成長是靜靜發生的

有天和朋友閒聊時,他突然問我:「欸你經營聽思多久啦?」我一時還真的說不出來,回家打開 IG 才發現,原來已經默默過了四年。

那一刻有點恍神。因為這段時間裡,我並不是天天在努力什麼,甚至有些時候,分享變得很隨性、很日常,但也許就是在那些「看起來沒做什麼」的日子裡,慢慢累積出了些什麼。

現在回頭看,我發現自己比以前更能抓到閱讀的重點,更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寫,也更願意在迷茫的時候陪著自己慢慢走。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習慣用「成果」來衡量價值。

但有些成長,不一定轟轟烈烈,它可能只是悄悄地,讓你成為更喜歡現在樣子的自己。

💭 本週思考:你最近,有好好生活嗎?

這週想邀請你回頭看一下自己的三月,不是要檢查你完成了什麼目標,而是問問自己:「我有沒有真的活在生活裡?」

生活不是一場永無止盡的衝刺,有時候,停下來喘口氣,也是一種前進。如果你願意,我也很想聽聽你這個月的學習與感受。

歡迎在回饋表單中留言,我們下週電子報見 ☀️

By Tings


這幾年,我一直在探索「閱讀」除了陪伴自己之外,還能帶來什麼樣的可能?如果我們能把閱讀的收穫轉化為內容,分享給更多人,是不是也能讓這份熱愛變成一種價值,甚至是一份收入?

這也是我後來開始經營 IG、寫電子報,甚至推出《我的閱讀變現之路》這本電子書的原因。 如果你也對「怎麼從閱讀走到分享、甚至變現」感興趣,這本書會是我的完整經驗分享。

✨ 電子報讀者優惠【100元折扣碼:tings100】

《擁抱自己的碎片》

《我的閱讀變現之路》

Tings 聽思著


\ 下班斜槓計畫 /
閱讀、行動,打造你的收入自由 ✍🏻

從閱讀技巧到內容創作,從個人品牌經營到閱讀變現,《我的閱讀變現之路》帶你一步步走過我四年來的實戰經驗,幫助你在閱讀中找到方法,在內容創作中找到風格,在經營社群中找到持續的動力。

全書超過 58,000 字,完整收錄五大章節,涵蓋閱讀技巧、內容創作、個人品牌經營到閱讀變現的實用策略。

聽思 Tings
聽思 Tings

一個愛閱讀、愛分享,深夜拿著平板劃重點劃到停不下來的 INFJ 女子✍🏻

文章: 57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