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會覺得一個人成熟的表現是,在適當的時候說出必要的話,會後悔的話則盡量減少,言語會暴露出你的內在,因為失言而失去人心,那所謂的溝通究竟是什麼呢?
韓國最具影響力的心理諮商專家根據十多年來的情緒諮詢經驗,告訴大家:受傷都是因為不坦率。
培養好習慣為什麼很難?歸根究底答案都是誘因,為了生存,人的大腦時時刻刻都在尋求快樂。在年初打開艾爾文的新書《習慣紅利》,被書中的一段話所吸引,想從中探索有關習慣與複利效應之間的關聯。
明明心裡在意的事情卻說沒關係,明明情緒低落卻說「沒事,我很好」,慢慢的你就會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感受到底是什麼,我們很常因為自己的問題,生活中各種事情而分心,今天想和大家介紹《與自己對齊》這本書。
在20歲這個年紀我們總是會去看別人的成功、努力,並暗自告訴自己還不夠好,自然而然自卑與不自信的情緒就產生了。「比較」的心態我們都會有,但是你是用什麼心態去看待比較呢?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三觀」究竟是哪三觀呢?簡單來說三觀是指彼此在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或是發生事情時,彼此切入的角度是什麼?
生活不會每天都事事順利,觀察身邊的人,發現那些生活持續改變、持續變好的人,都有一些特質與特徵!今天想透過我的觀察來分享,出現這5個跡象,說明你生活越來越好😉
從現實點來看,不管身旁圍繞了多少愛你的人,你始終是一個人,他們都會離開你,當一個人想走的時候,什麼枷鎖都可以掙脫,不管你是單身、結婚、為人父母,都別把自己寄託給另一個人。
這幾年不論是在社群媒體上,還是在熱銷書籍的主題上自律一直是被討論的議題,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但自律真的能讓人自由嗎?我覺得不能,我覺得真正的順序應是這樣你先自愛而後自律,這樣的自律才能讓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