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覺得只有自己很寂寞的你,無論現在處於什麼狀態,你都有價值。孤獨感這種東西,越是打算自己努力解決就會變得越強烈,你其實可以辨識孤獨的各種面貌,找到真正的平靜。
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三觀」究竟是哪三觀呢?簡單來說三觀是指彼此在用什麼樣的眼光來看待世界或是發生事情時,彼此切入的角度是什麼?
從現實點來看,不管身旁圍繞了多少愛你的人,你始終是一個人,他們都會離開你,當一個人想走的時候,什麼枷鎖都可以掙脫,不管你是單身、結婚、為人父母,都別把自己寄託給另一個人。
所謂的泰然自若,看似簡簡單單,卻是從「加法」過渡到「減法」的人生哲學。透過思考「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來看清自己真正需要、讓自己感到舒服以及最適合自己的東西。
沒有目標容易放棄?糾結拖延內心戲特別多?心理內耗是指人的自我控制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個體即處於一種精神消好的狀態,長期下來會使人感到疲憊。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對共度五十年的夫妻,當天早上,老先生和往常一樣準備著早餐,端了一杯牛奶和老先生剝好的吐司邊遞給老太太,老太太拿著吐司邊不發一語,眼淚就嘩啦嘩啦的落下,站在一旁的老先生嚇呆了。
在關係中迷失自己,再美好的現實都會走向惡夢。你需要的是信任自己,相信未來不管遇到任何風雨,都有能力面臨改變,而幸福便會在本以為的不確定中產生。
對我來說,拒絕也是一種能力。今天要來和你分享「拒絕」這個課題,其實人際關係中的很多煩惱,都來自不會拒絕別人,因為不會拒絕,很多人都陷入了不自由的生活中。
每件事都有相對的立場,這些立場都沒有錯,都有各自的道理,在對話時,常會因為雙方的學經歷背景、原生家庭、思維、邏輯,甚至包括所處的世代、成長過程、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出現溝通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