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作者原本是一位好好先生,卻因為當好人引發一連串的人際問題,甚至罹患恐慌症、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再學習溝通後,才發現最該和解的人是自己。
我們往往會把自己囚禁在痛苦與悲傷之中,不是向內自我封閉,就是向外爆發出來,想著報復或是要對方付出代價,要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並不容易。
相信對於不少人來說,每年都是想要調整、調適的一年,雖然年初訂下了目標,但不代表一定能全部實現,種種突發情況,可能都間接或直接地影響當初所設下目標。
未滿足的需要、未表達的情緒,都會在未來變成其它形式來索討,而我們不是努力填滿這個空缺,就是在他處取得補償。
透過儀式的重複,能讓你產生自我肯定感、強化歸屬感與連結,就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活動,也能轉化成你的個人儀式。
因為在意重視的人而戰戰兢兢、把對方的需求視為使命或義務,或者常因愧疚感、他人眼光而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上面提到的這些情況都是我曾收過的私訊。
在現在生活節奏很快的現代,我們常常被自己、家庭、生活、工作、學業壓得喘不過氣,使得外表看似沒怎樣,其實心理早已傷得體無完膚,「情緒」這個關鍵字也因此越來越被重視。
你的日常生活索然無味,常常容易感到焦慮或心累嗎?你總是埋頭工作,卻常有一種被生活追著跑的煩躁感嗎?成為生活的主人,首先要與生活本人正面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