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坦承地審視內心,便是復原的開始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書《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作者因為過勞在課堂上倒下來,於是她開始與研究閱讀治療的心理學家進行諮詢,將一直以來隱藏在內心的負面情緒攤開來。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書《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作者因為過勞在課堂上倒下來,於是她開始與研究閱讀治療的心理學家進行諮詢,將一直以來隱藏在內心的負面情緒攤開來。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這便是愛的極致表現,作者更進一步說愛其實是人格培養,愛的能力不需外求,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作者原本是一位好好先生,卻因為當好人引發一連串的人際問題,甚至罹患恐慌症、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再學習溝通後,才發現最該和解的人是自己。
我們往往會把自己囚禁在痛苦與悲傷之中,不是向內自我封閉,就是向外爆發出來,想著報復或是要對方付出代價,要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並不容易。
透過儀式的重複,能讓你產生自我肯定感、強化歸屬感與連結,就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活動,也能轉化成你的個人儀式。
你的日常生活索然無味,常常容易感到焦慮或心累嗎?你總是埋頭工作,卻常有一種被生活追著跑的煩躁感嗎?成為生活的主人,首先要與生活本人正面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