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思書單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心理諮商是螺旋狀往前進步,療癒自己的過程
人生總是在衝擊中,才讓人深刻體會很多事情並非理所當然,也因為衝擊帶來的痛苦,為生命導引出轉機,我們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從不同的碎片,拼湊出人生完整的地圖與完整的自我。

《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坦承地審視內心,便是復原的開始
今天想和你分享一本書《情緒過勞的我,有些話想對自己說》,作者因為過勞在課堂上倒下來,於是她開始與研究閱讀治療的心理學家進行諮詢,將一直以來隱藏在內心的負面情緒攤開來。

經典之作《愛的藝術》|愛到底是什麼?是一種積極主動的人生態度
「如果我真正愛一個人,我就會愛所有人,就會愛世界,就會愛生命。」這便是愛的極致表現,作者更進一步說愛其實是人格培養,愛的能力不需外求,愛是人身上的主動力量。

《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謝謝你總為了自己而堅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書,作者原本是一位好好先生,卻因為當好人引發一連串的人際問題,甚至罹患恐慌症、憂鬱症等心理疾病,再學習溝通後,才發現最該和解的人是自己。

《怨念的毒情緒,使你傷更重》|面對負能量,你需要好好放過自己
我們往往會把自己囚禁在痛苦與悲傷之中,不是向內自我封閉,就是向外爆發出來,想著報復或是要對方付出代價,要原諒傷害我們的人,並不容易。

《我想和自己好好在一起》|觀察愛、擁抱自己,梳理身上的結
未滿足的需要、未表達的情緒,都會在未來變成其它形式來索討,而我們不是努力填滿這個空缺,就是在他處取得補償。

《個人儀式的力量》|你獨有的日常小習慣是安定自我的巨大力量
透過儀式的重複,能讓你產生自我肯定感、強化歸屬感與連結,就算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活動,也能轉化成你的個人儀式。

自我復原《3分鐘自我諮商筆記術》 | 人生很苦,我們都要學會自渡
你的日常生活索然無味,常常容易感到焦慮或心累嗎?你總是埋頭工作,卻常有一種被生活追著跑的煩躁感嗎?成為生活的主人,首先要與生活本人正面對決。

聽思首本掛名書籍《你的愛情就像你自己》|愛情的真實模樣
當初在收到出版社的邀約,剛好是聽思分手療傷的時候,打開書中的每個章節,都對這個時期的我,有很大正向的影響,讓我從文字中漸漸梳理情緒。